第三十六章 报社实习

钟山在江城晚报的实习工作紧张而忙碌,充实而愉快。

说是实习,老师只带了钟山一周,就放出去单飞了。报社刚刚组建,记者本来就比较少,哪有多余的人力去带新人。钟山又是学新闻的,文字功底也扎实,还会新闻摄影,而且自带相机,上手非常快,几乎就是个成手的记者。而且,实习生只干活不拿工资,白来的精壮劳动力,报社领导更是窃喜。

因为对江城的街巷都不陌生,晚报采写的又大都是社会新闻,所以钟山很快就适应了这项工作。几乎每天的《江城晚报》都有署名“实习生钟山”的文字或摄影报道。其中一条《农民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的报道是他在江堤上散步时偶遇的突发事件,配了施救全程图片,新闻稿也写得声情并茂,在一版发了多半个版,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获救儿童的父母除感谢那位救人的农民大哥外,还领着孩子专程到报社送来锦旗,感谢钟记者的报道让好人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其实,那天钟山心情有些烦乱,本来打算给自己放一天假,到江边吹吹风,整理整理思绪。

当天,他收到了林美惠的来信。与以往的来信干巴枯燥地描述自己的演出盛况和家里情况不同,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从他们补习班的初相识说起,谈到春日杨树林里第一次牵手,说到那个夏日早晨献出的初吻,说到火车站的难舍难分,说到一别三年的聚少离多,她说自己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满心都是对他的思念。美惠好像一下子成熟了,变成了一个他不认识的美惠,一个温柔体贴情感细腻若方静的贤淑女孩儿。

这封来信令钟山心里十分矛盾。他本想选择适当的时机告诉林美惠,他已经有了新的女朋友,是自己的大学同学,他内心的感觉告诉他,这个大学女同学与自己在一起更合适。他想请求美惠的原谅,祝愿美惠找到更好的伴侣,他们虽然分手了,但是还可以保持一份美好的友情,他还会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可是,美惠的这封来信好像一下子封住了他的口,让他不知该如何向她坦白自己的移情别恋。

与此同时,他更牵挂哭着在火车站与自己分手的方静。方静的眼神告诉他,她好像有许多话要向他说,可是万恶的老万却把他们生生地拆开了。方静一直没有写信来,更增加了钟山对她的担心,不知她在实习单位过得怎么样。

正在胡思乱想着,不远处江边玩耍的一群孩子纷纷高喊“救命啊”,钟山见一个人顾不得脱衣服,飞身跳进江中,用手托起小脑袋一起一浮的落水儿童慢慢向岸边划动。专业教育和职业习惯驱使他端起脖子上挎着的相机,迅速调焦,拍下了救人的全过程。接下来,又走到近前,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和施救与被救者的身份,一篇突发事件报道已在头脑中勾勒出轮廓。回报社后,自然很快交稿,排到当晚报纸的版面上。

这篇报道在报社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加之钟山在实习过程中的一贯表现,报社方面已经作出决定,向江城大学提出用人申请,如果这个实习生钟山本人愿意,毕业后就可以来报社工作。

放假前,钟山给家里写信,说报社实习工作任务繁重,寒假就不回去了。他在心里盘算,要利用春节假期去安徽探望方静,甭管她在家里还是实习单位。火车站送别时方静痛哭的场景一直在钟山脑海中浮现,他一定要见到她,安慰她。给方静的信已经发出去了,只等着她回信确定相见地点和时间。

可是春节前夕,他忽然又接到林美惠的来信,说母亲生病了,病得还不轻,总跟她念叨想儿子的话,希望他如果不是太忙就抽空回趟家看一看,哪怕过了年就回实习单位也行啊。

钟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无奈,只得又写信给方静,说春节不能去安徽了,母亲病重盼他回去,春节后回来再找时间去探望她。

方静接到信后,立即拍了封电报过来,告诉钟山“以母为重,孝道莫违,情爱再叙”,还是那个温柔、善良、体贴,相处不累的方静。

报社为鼓励实习生的辛勤付出,年底也给他们象征性地发放了些稿费,钟山得的最多,竟有120元。拿到自己工作挣来的钱,与在码头靠出卖体力挣钱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钟山好一阵子小激动,连夜就去街上的食品商店买了江城的土特产,准备春节带回家,回报父母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想到这一层的时候,关于身世的烦恼漫上心头,又是一阵恍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