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可劲儿地忽悠

“公子此话当真,天下真有这么好的地方。”

老村长一听,激动地上前就要抓紫玉的手详细问清楚,却被突然伸出的一只碗给挡下。

“坐下,不许碰我媳妇儿!”离白微怒道。

要不是看紫玉喜欢忽悠人,他才懒得管这些人怎么活。

“啊?

公子……夫人?”

离白一句话,让留在客栈内的人整不会了,眼前的贵公子明明是男人,怎么又变成夫人了。

“哈哈哈,出门在外为了行走方便嘛!

我说的都是实话,我们夫妻行走江湖多年,这片大陆绝大部分地方都去过。

眼下形势四分五裂,最好的地方还得数大夏湾。

去的人只要勤劳肯干,就不愁没饱饭吃。

而且今年春耕之前还免费分地,免三年赋税。

当兵丁都是自愿参加,家里受优待不说还有银钱可拿,好多人自愿报名参加。

像老村长这样的老人,中秋和过年都有糖、肉和一两银子送,说是关怀老人活动。”

紫玉按下离白的手,对他摇摇头。

这些人虽穷,但比山上的那帮苦力好很多,至少他们还有一颗想活着的心。

而不是什么都等别人送到面前来,自己却没有一点奋争的心思。

“这……这……这也太好吧!

我老汉活了五十八年,从来没听说过竟有这么好的地方。”

老村长猛地想到,莫不是小儿子也跑去哪个什么大夏湾,只是因为离得太远,一时无法给他们传递消息。

“夫人,俺们村子一共有一百八十口人,都是一个姓氏下来的族人。

老少和妇人比较多,青壮年只有三十二个,会收吗?”

“收,我看他们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人都收,连真正的乞丐都分到了田地。

像那种没有大人的小乞丐,有的被收养,有的则是几个大点儿孩子组合成一个家庭。

他们所在的村子还给修房子,整个大夏湾就看不到一个乞丐流落在外。

像现在青黄不接时,大夏湾有很多做工机会,只要不偷奸耍滑。

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挣一升小麦,二十文铜钱。”

发挥三寸不烂之舌的人,说的本就是实事,当然更具有说服力。

“天啦!一升小麦!

咱家过年都没吃上过一升小麦,那岂不是神仙般的日子。”

“你家过年还能见到小麦,我家是交完赋税,剩下的只有小半箩瘪壳小麦。

就那样还不敢拿来吃,要磨成面去换粗粮。”

“去!”

“公子,我家也想去!”

老掌柜一听,连自家的客栈也不想要了,忙表明心意。

他家一共有八口人,按贵夫人说的一人两亩地一亩田,那分下来不得二十四亩。

这个帐他还是会算的,想想都让他流一地的口水,那是他开一辈子客栈都没能挣下的田地。

有那么多田地可种,谁还开什么客栈啊!

再让小儿子去吃官粮,岂不是靠山有了,地也有了,想想那日子就美得不行。

紫玉见煽风得差不多了,便悄咪咪地道。

“去可以,但你们不能走漏风声,免得被刚才的胖子知道了。

谁也走不了,到时可别说我不帮你们。”

“懂懂懂!”

“贵夫人,何时启程,我们好回去做准备。”头脑清醒的老村长问出最关键的话来。

“两日后凌晨,尽量轻装出行。

别什么坛啊罐的都带上,带上衣物、粮食和农具防身就够了。

还有一点儿,别叫我夫人,路上不方便。”

“好,我们现在就回去准备!”

一众人现下是吃肉汤的心思都没了,一大家子要搬迁可是大事儿,并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谁家还没个三亲六戚,可说周围几个村子都是沾亲带故,这一走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去吧去吧!我们夫妻正好顺路捎你们一程。”紫玉大方地挥手。

那样子像极了行善的大善人,却不知这正是她的算计。

紫玉原计划是带一批俘虏回去,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又容易惊动官府。

加上山寨的那批苦力,太让她失望,便歇了原有的心思。

夜幕降临时,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村民,手中都拿着一个粗碗。

站在客栈门口的紫玉初步估计,有近一千人,实在是令她出乎意料。

没想到这穷乡僻壤,还藏着这么多人,她本以为有五六百人就不得了了。

因为以南国的人口伤亡来计算,灾后一个村子存活下来的不足四成,可见人口死亡率有多高。

这也造成很多土地无人耕种,荒着还不用交赋税,一旦动土就面临巨额赋税。

而大夏湾没分完的土地,则全部由当地驻军耕种,也算是解决他们自己的一部分口粮。

眼见来的人超出预期,准备好的肉汤和馒头肯定不够分,一头汗的老掌柜,上前与紫玉商议该怎么办。

“只有多加水,再将馒头加到水里煮糊糊,让大家尝个味儿。”

“公子,我们每人带来一把菜。”

回家的老村长,此时已换上一身干净的补丁衣衫,头发也梳得水亮。

“好,老村长和老掌柜主持给大家分汤,东西不多是个心意。”

紫玉大方地应下,除了知道她是女子的几人外,无人能看出她的性别。

风餐露宿的脸早已不白皙粉嫩,说话和动作更是与在外行走的男子无疑。

等一大帮人吃上肉汤时,已是一个时辰后,而送往镇吏家的肉汤早被人忘到九宵云外。

因为镇吏此时,正被家中的两只母老虎堵在寡妇炕上打,哪还想得起什么肉汤。

混在人群中的皮二七人,又得了一个新任务,消失在黑夜中。

风平浪静的延西镇,当太阳升起时日子还得照样过,不过街上却再不见一个乞丐。

连栖身土地庙的二十多个乞丐,也在忙碌着找野菜、烫野菜、编草鞋、背篓。

平诗兰一双满是茧子的手,飞快地搓着草绳,脸上不时扬起憧憬的笑容。

“娘,到了那里咱们就有好日子过了,爹的腿也能找大夫医治。

等我挣了银子,就送小弟去上私塾,要是大哥二哥还活着就好了。”

说着话的平诗兰低下头,落下一行清泪。

她好想大哥和二哥,要是有他们在一家人也不用四处逃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